新闻公告

荔枝新闻|防癌又有新医疗技术!化学蛋白质组学可更有效治疗癌症

12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就创新药物发现中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进行分享交流,推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向临床一线有效转化。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靶向药物研发思路是,先寻找针对某个特定疾病的药物靶点,再通过高通量筛选,犹如“大海捞针”般地从大量的化合物库中发现先导化合物,再逐步优化,最终获得创新药物。然而,这一研发模式效率低下,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

新华网|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宁开幕

什么是化学蛋白质组学?当化学蛋白质组学遇见药物发现,二者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12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研讨会期间,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郝海平,东南大学教授陶纬国,与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医药企业等领域的近200名科学家和精英学者齐聚一堂,直面药物研发领域里的创新靶标稀缺、靶点难成药等前沿技术问题,共同分享和交流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

交汇点新闻|如何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减少副作用?中外科学家在宁研讨“新技术”!

什么是化学蛋白质组学?当化学蛋白质组学遇见药物发现,二者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相较于传统药物发现思路,化学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在新药发现中的独特魅力在哪里?12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给细菌和病毒安装“GPS”,新药研发效率将大大提高

如果能给细菌、病毒安装上“GPS”,找到它们作用的位置和原因,那么科研人员“对症下药”,研发新药的效率无疑将大大提高。这种名为“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全力投入。12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科研专家表示,这一技术在未来,或将为“老药新用”带来更多可能。 与会专家告诉记者,当下原创药物研发及靶标发现已成为我国药物研发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各大药企也已纷纷将目光从仿制药转向了原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