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教育网|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中国药科大学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和医药行业发展急需。 做好顶层设计和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各项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体系、两个成果转化引擎、N个科技成果转化特色模式”的“1+2+N”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身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软环境,搭建以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主导,地方研究院、产业化应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在江苏,多所高校完善与中医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成果显著,在守正创新中走出特色人才发展路径。 重经典传承,加大基础理论课程占比 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规划》中提出,要强化中医经典教学,突出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江苏高校结合学校各自特点,逐步提高中医药类经典课程的比重。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注重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药科大学坚决扛起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找准科技兴农、教育助农、文化润农的切入点和共振区,举全校之力,发挥自身优势,以药为媒,推动帮扶地区陕西省镇坪县中药首位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

5月1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金能明带队赴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以下简称“南京药谷”)访企拓岗促就业,开展校政企三方合作交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党工委书记、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办”)主任陈洪,管办副主任李金兵,药石科技等10家园区企业代表负责人参加会谈。调研期间,金能明书记一行先后参观走访了药谷展厅及园区企业药石科技,深入了解园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发展历程、优势产业、技术特色及人员构成等情况,看望了我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