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江苏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志愿者举着牌子欢迎新生。泱波摄 两位同年同月同日生且来自同一中学的新生在中国药科大学相遇。泱波摄 就读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的江西新生原思秋身高2米01,为了让高个子的新生们睡得好、住得惯,中国药科大学提前定制了加长床位,让他们在开学便能够体验家的温馨。泱波摄 新生与家长一起合影留念。泱波摄 新生们带着录取通知书来报到。泱波摄 幸运大转盘,欢乐迎新生。泱波摄 新生报到,拍张照片纪念一下。泱波摄 新生全家带着行李来中国药科大学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新学期新气象|中国药科大学5700余名新生报到 在传承中筑梦未来
八月终,九月启,长夏逝,凉秋来。又是一年开学季,8月30日,中国药科大学迎来了5700多名2023级新生。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憧憬与希望走进药大,将从这里开始筑梦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记者在现场看到,巨型充气拱门在多处报到点竖起,“欢迎新生到来”的横幅醒目可见。家长和学生纷纷在校园地标打卡,在食堂品味美味佳肴。 校园打卡,一家三代都是“药学人” 在新生报到的拍照打卡点前,来自四川成都的大一新生廖瑞熙一家5口人拍照留念!在这其中,她的爷爷还特意背上了“显眼包”,蓝色的背包上写有

中国青年报|问需于青年 问计于学生——江苏高校主题教育聚力破解高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
来自安徽山区的马国元在苏州大学就读的7年里,不仅创建了“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和“i辉印”公益工作室,投身乡村振兴服务,还凭借优异表现入选第二批全国研究生党员标兵。 今年毕业离校之际,在学校“党建纵横说”首场大讨论中,他深情感谢学校的教育,“这是一段让我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大学时光”。憧憬未来,马国元表示,将继续努力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大讨论在苏大校园蔚然成风。“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怎么才能干得更好”,

2米的大高个,原思秋走在人群里格外显眼。8月31日,中国药科大学迎来2023级5700余名新生,原思秋作为其中的一员,因为特殊的身高受到学校的特殊“礼遇”,初来乍到便感受到药大人文关怀的温暖。 一大早,原思秋就拖着行李箱来到国际医药商学院报到,来回穿梭于人群中,2米的“海拔”吸引了不少同学的注意。小伙子亲切友善,待人礼貌。面对不停有人好奇打听身高问题,都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回答。原来,小原的爸妈并不算特别高,分别是185CM和165CM,姐姐比较高179CM,对于自己为什么长到201CM也有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