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新闻|像“侦探”一样寻找科学的真谛 听诺奖得主分享人生感悟
如何像“侦探”一样持之以恒地去寻找科学的真谛?和顶尖大师交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今天(4月16日)上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Levitt)来到中国药科大学,为药大师生作了题为“科学中的美好生活”的讲座。迈克尔·莱维特教授分享了他几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人生感悟。 迈克尔·莱维特教授1947年出生于南非,是国际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最早开展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生物学学者之一,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酶类反应的计算机模型。凭借突出贡献,2013年荣获诺

新华网|百余师生聆听“匠人”心得 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走进中国药科大学
4月16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Levitt)走进中国药科大学,为药大师生分享了他几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人生感悟。莱维特教授寄语药大学子,科研工作过程是孤独、枯燥的,但成果是快乐、幸福的,要在失败中不断突破,持之以恒地去寻找科学的真谛。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正在为药大学子做科普讲座 迈克尔·莱维特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学家,是最早开展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生物学学者之一。凭借

现代快报|从沉迷一张照片到获得诺奖,72 岁的莱维特是一位执着的“侦探”
人类第一张"DNA动态示意图"是如何做出来的?4月16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迈克尔·莱维特来到南京,和中国药科大学的师生们一起探究人体组织的秘密,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获得众多师生点赞。 今年72岁的莱维特教授,虽然头发花白,但心态年轻,很喜欢和青年人一起交流。他所从事的"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生物学",也是当下最新最高精尖的科学研究。"1953年美国人使用X射线晶体学,构建了第一个蛋白质结构图,发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