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课本”“站”起来了 中国药科大学教师将AR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019-05-13 234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教师庞瑞历时两年,设计开发出国内领先的药学教育增强现实应用——“拟观药”APP(英文名为Drug3D)。使用“拟观药”APP,扫描“药维码”,即可瞬间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与之相对应的酷炫3D药物分子结构,增强学生对药物分子结构的学习印象。

     据悉,“拟观药”APP通过移动设备摄像头捕捉现实世界图像,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从中识别预先设置的“药维码”、图像目标、物体目标等,实时在移动设备屏幕上清晰真实显示炫酷3D药物分子模型,完美呈现药物分子结构中原子与化学键的真实空间位置。该项发明不仅填补了药学教育增强现实应用的短板,其核心技术“药维码”更是缓解了长期以来平面课本带给学生们的枯燥、乏味学习压力。

      “拟观药”APP包含“AR分子浏览器”、“3D分子浏览器”和“WordAR字典”三大模块。其中,“AR分子浏览器”是“拟观药”APP的核心应用场景。学生只需打开“AR分子浏览器”,扫描药物学习辅助纸牌正面的分子结构式或背面的“药维码”,均可以在手机上看到酷炫的3D药物分子模型。“3D分子浏览器”是“拟观药”APP的基础应用场景,里面储藏有药学生必学课本《药物化学》中的160个药物分子资料卡片,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在移动设备上查看学习。

     “WordAR字典”是“拟观药”APP的延伸应用场景。“WordAR字典”拥有比普通词典APP更加方便快捷的单词扫描功能,不用在搜索框手动输入需要翻译的单词,只需将摄像头对准书页便可快速将十几个单词识别出来。屏幕上点击识别出的单词,还可瞬间跳转到金山词霸等国内外7家专业在线词典网站,获得更为详细的注解。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大三学生周雪琛表示,“拟观药”APP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翻看酷炫3D分子模型加深学习印象,还可以找到药物分子的中外资料,如遇到看不懂的英文还能进行翻译,是一款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药学生必备APP

     “‘拟观药’APP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海量分子结构模型、分子对接动画等教学内容实时呈现给教师和学生,并提供多种互动效果和信息拓展,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了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高科技含量。”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唐伟方点评道。

     截至目前“拟观药”APP用户下载量达6000余次,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以及国内其他多所高校药学院的师生们已开始使用此APP应用。

来源:2019430日 新华网

通讯员:姜晨徐逸雯 记者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