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药大教授丁家宜:“美丽”行业需要技术支撑 也要继承传统
1995年,丁家宜生化研究中心历经二十年的潜心研究,探究长白山洗参人美白的奥秘,从天然人参植株中成功培育出“人参活性细胞(AGCA)”,从此丁家宜美白系列产品诞生。18元一支的“一洗白”洗面奶一度成为国内护肤化妆品的爆款。
近日,81岁高龄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教授丁家宜回到母校中国药科大学,与药大“中药化妆品实验班”的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以及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
丁家宜教授与“中药化妆品实验班”同学们交流心得
小产品需要高新技术
丁家宜化妆品的诞生是非常“巧合”和“幸运”的。上世纪80年代,丁家宜教授与他的团队完成了一个关于“植物细胞培养—大量细胞培养产生有效物质”国家课题项目,成功在人参植株中培育出“人参活性细胞(AGCA)”,但局限于当时的政策环境,“人参活性细胞(AGCA)”没有被规模化应用。后来,团队转变了成果落地方向,从口服药用转变成外用,也就是皮肤吸收。
80年代,国内研究化妆品行业处于空窗期,市场上化妆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丁家宜提出,“如果化妆品要满足现代发展,在国际上打出属于自己的‘中国品牌’就要提高化妆产品的科技含量,化妆品看见的是一个小产品,但需要高新技术,提高科学技术与化妆品的结合度。”事实证明,不光是化妆品行业,任何产品提高其科技附加值、科技含量,都是增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药科大学丁家宜教授
中药是中国化妆品的天然宝库
随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理念的普及,人们对化妆品要求日趋“自然化”、“植物化”,而中草药化妆品无疑非常契合这一世界潮流和市场需求。丁家宜介绍,此前,由药大“中药化妆品实验班”设计制作的“酒糟面膜”就是应用了其中酒糟的药用价值,中药化妆品将中药与化妆品相结合,可以把中药中一些良好的成分提炼并运用到化妆品里,让化妆品能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药学著作中记录了很多中药的药用价值,可以说“中药”是中国化妆品的天然宝库。丁家宜表示,从天然草本植物中提取护肤有效成本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已经有了很多主打纯植物护肤品的产品,但在国际上“中药化妆品”并没有打出响亮品牌。要想比肩法国香水、美国肌肤水等国际知名化妆品,国内化妆品一定要坚持属于自身本土的绿色草本优势,在“中药化妆品”方面做精做强。
丁家宜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人才培养要跟上
“20多年前,我建议药大开设化妆品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受限于当时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未能实现。2017年,药大开设‘中药化妆品实验班’,重新着手化妆品行业的人才培养,我是感到十分欣慰的,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智力支撑的。”丁家宜说。
法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很多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开设了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化妆品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但国内仅有中国药科大学外开设“中药化妆品实验班”、江南大学开设化妆品类研究生、北京工商大学开设化妆品系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化妆品相关学科教育。丁家宜介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化妆品作为一种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市场潜力巨大,把化妆品从生化专业分离出来,单独培养相关人才是符合当下发展的。“培养化妆品行业人才,聚焦科研、助力创新,将市场需求与高校的教育科研紧密结合,高层次人才带动相关产业跨越式发展,这样,中国化妆产品才能走出国门,与国际化妆品牌同台竞争。”丁家宜说。
通讯员:姜晨 记者: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