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新华社|一个也不能漏!中国药科大学流调志愿者投入“幕后”抗疫,携手护“宁”

发布时间:2021-08-24 浏览人数:320
    2021-08-24 00:00:00  

        “您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现根据交通管理局提供的信息联系到您本人,我们需要跟您核实一下行程信息。”连日来,由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流调小组,承担起江宁高新区的流调工作。这一句开场白,每位大学生志愿者每天都要重复一两百次。

        流调全称为“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流调员被誉为传染病防控中的“福尔摩斯”,他们收集的信息十分重要,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据了解,自7月27日起,中国药科大学多名青年大学生报名参与流调志愿工作,协助南京市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进行辖区内人员行程轨迹追踪。

        电话线上的抗疫阵地,有我坚守

        据志愿者张玲介绍,每天清晨8点,流调志愿者们就已经到达防疫指挥部。随后,每位流调志愿者会领到3-5张行程追踪协调函。函件表格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一个紧挨着一个,串成陌生的电话号码,附在上百个需要追踪的人名后面。

        “请问您几号经停的南京禄口机场?”“到目前为止,您核酸检测做了几次?”“您现在是什么颜色的健康码?”

        在熟悉行程追踪协调函后,她们迅速投入工作,拨打协调函上的联系电话,仔细询问机主的行程信息。在确认了机主的相关信息后,她们还需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同步登记到电脑上。

        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笔记录追踪信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询问,流调志愿者们的嗓子沙哑了,但追踪电话的速度和效率不减。从一开始的略带生疏,到后来的轻车熟路,张玲和她的小伙伴们默契配合,对相关经停人员进行精确排查,为后续的人员集中隔离、抑制疫情扩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定要每个人都确认,一个也不能漏

        面对疫情大考,除了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幕后的流调员、网格员等也同样是在为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着,但他们的工作有时却不为人理解,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朱雅兰对此深有感触。

        “其实,每次打电话前,我都不确定电话能否被接通。”朱雅兰说,“很正常,平日里遇到反复响起的‘骚扰电话’,一般人都会有些排斥甚至反感。”

        同样负责南京市江宁高新区流调工作的志愿者、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2020级硕士生周霞坦言,在核酸检测志愿过程中,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市民们一眼就看出我们是工作人员。但在这次的流调志愿服务中,我们经常被误认为是诈骗电话,部分机主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详细情况。

        虽然实际流调工作中可能面临着种种不理解和不信任,但药大志愿者们毫不气馁,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如果机主怀疑这是诈骗电话,那我就会耐心解释我们是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会尽量避免涉及太过隐私的问题。有时候也会遇到拒不接听电话的市民,也只能再耐心多打几遍,一定要确保电话沟通到人。”周霞表示,倘若最终实在是无人接听,那只能和当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请他们上门确认或想其他办法解决。“一定要每个人都确认,一个也不能漏!”

        志愿者张玲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潜意识里,‘志愿者’这个词就是一个美好、快乐的词汇。有位机主知道我是流调志愿者后,特别详细地说明了自己近一月的完整行程,也有许多机主会在询问结束后和我说一句‘辛苦了,谢谢你们’。我觉得这就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和支持,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次南京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一个人都是这台机器能够有效运转的螺丝钉,有的螺丝钉大些,有的螺丝钉小些,但每一颗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面对此次疫情,无数幕后英雄发挥“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报名加入志愿服务时,众多药大青年大学生也选择投身于幕后流调员抗疫岗位,将“精业济群”的校训付诸行动,将“祖国赋我重托,人民健康所系”的誓言融入使命,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尽己所能、护“宁”平安!

        链接地址: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204050?channel=weixin


来源:2021年8月20日 新华社

通讯员:姜晨、杨懿涵、王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