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勿忘山河血 追思中华灵——我校开展“国家公祭日”系列纪念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13 浏览人数:590
    2018-12-13 00:00:00  

       铭记历史、追思同胞,是一种历史责任,也是一种前行力量。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12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宁举行,我校师生也在校园内以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公祭日”系列纪念活动,祭奠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全校默哀追思逝者

上午10时整,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与此同时,时长1分钟的防空警报响彻全城。在我校江宁校区和玄武门校区,全校师生员工(正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均停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学习,全部起立默哀1分钟,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正在上课的任课教师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起立,师生共同默哀;正在道路上行走的师生驻足就地默哀;正在室内上班的教职工也起立默哀;两校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

默哀毕,师生们纷纷表示,公祭日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能够牢记历史,勿忘民族曾经的苦难,勿忘苦难中逝去的生命,同时也是为了激励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课程思政全员育人

默哀完毕后,校内所有正在上课的任课教师们还结合国家公祭日主题,以“课程思政三分钟”的特殊形式,在当天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向同学们讲述抗战全面爆发后学校西迁的校史、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国家公祭日的由来、重大意义等,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教师工作部负责人陪同校党委书记金能明来到正在上课的教室,和师生们一道默哀纪念逝者,并和大家交流“课堂思政三分钟”的听课感受。

正在教学楼B112教室讲授《药物化学》课程的药学院李玉艳副教授在带领学生们集体默哀后,用精心准备的专题PPT为学生们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及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内涵。李玉艳副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的“课程思政三分钟”,引导在座的药大青年学生们将悲愤化作前行的动力,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扎实进取,在沉痛中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在实现医药强国梦、推动人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同学们在听课后表示,每位中国人心中都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作为当年青年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大好前景,积极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实现自己的价值!

团学引领砥砺前行

1213日上午,校团委还组织我校青年学子、团学骨干等举行纪念活动,集体收看国家公祭仪式电视直播,校长来茂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和师生共同参加纪念活动。校团委书记戴亮主持活动。

在集体收看国家公祭仪式电视直播后,学生代表、来自工学院的李炳轩同学发言。她表示,作为青年学子,永远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留下的惨痛教训,要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爱国爱校,勤奋学习,以彭司勋院士等老一辈药学家为楷模,存心以仁,任事以诚,围绕国家大健康产业和医药强国战略,打牢专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积极研发普惠良药,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在讲话中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他号召全校学子们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责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铭记历史中砥砺起废振癃的坚定信念,在矢志复兴中弘扬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存心以仁、任事以诚,兴药为民、荣校报国,共同继续神农伟业,建树万世之功!

活动最后,全体学生还集体温习了《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生誓词》,“为了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铿锵之声回荡在中国药科大学校园上空,久久不散。

校党委书记金能明在教室和师生共同默哀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建君和正在开会的教职工共同默哀


同学们驻足原地默哀

李玉艳副教授讲授“课程思政三分钟”

校团委组织青年学子集中收看国家公祭日仪式电视直播

校长来茂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和同学们共同默哀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在活动中讲话  

校团委活动现场

(供稿单位:宣传部,撰写人:刘华,摄影:杨敬强、崔嘉跃、蒋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