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办,ISPOR北京分会、中国药科大学经济学评价研究中心、江苏省药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华夏药物经济学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王东进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张锋副司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吴久鸿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李树泉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谢锋教授等50多位知名专家,与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领域的600多名精英学者齐聚一堂。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马爱霞教授主持。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致欢迎辞。来校长表示,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二是创新药物研发速度显著加快,三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药科大学作为药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对推进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来校长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政府、高校、部门、企业搭建一个优势互补、合作交流的平台,汇聚众智,探求“良方”,为助推亚太地区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发展、追梦中国医药长远未来献计支招。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会场。主会场中,专家学者分别就“卫生决策中经济证据的发展与应用、上市后药品价值证据的应用、研究质量与人才培养、重点疾病领域的证据研究、患者报告产出与卫生技术评估、医保准入国际经验及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规范进展”等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的7个热点焦点问题“煮酒论战”,各抒己见,积极分享前沿理论知识,深入探讨最新技术手段,给与会代表们奉上了一道道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分会场中,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的论文获奖青年学者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接受专家点评。同时,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APERSU团队带来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的介绍及现场实战培训。
据悉,华夏药物经济学论坛由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学者以及澳大利亚的华人学者于2009年在香港发起,至今已举办十届,是亚太地区华人药物经济学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论坛。本次论坛规模空前,为政府部门、医药企业、研究机构提供了高效的多边对话平台,增进了亚太地区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领域各方的交流和研讨,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认可,推动了医疗卫生系统的科学决策,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对于推广药物经济学和卫生技术评估产生积极作用。
本次论坛还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江苏广播、腾讯新闻、交汇点新闻、南报网等10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相关媒体链接:
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9-06/29/c_1124687733.htm
人民日报:http://js.rmsznet.com/video/d107268.html
江苏广播:http://www.vojs.cn/2014new/c/k/d/tw_content_8442.shtml
腾讯新闻:https://xw.qq.com/js/20190629002573/JSC2019062900257300
交汇点新闻: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59/RPYKx3qyc7GpTkEf/1
南报网:http://www.njdaily.cn/2019/0629/1780165.shtml
龙虎网:http://news.longhoo.net/2019/njxw_0629/355615.html
国际在线:http://js.cri.cn/2019-06-29/ef595091-db82-d1cb-fad2-d53458cdbceb.html
荔枝新闻:http://news.jstv.com/a/20190629/77751f4841424b07bfc25ea985bbe840.shtml
第十一届华夏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论坛
论坛现场
我校校长来茂德教授致辞
我校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马爱霞教授主持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王东进会长作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张锋副司长作报告
专家学者作报告
参会专家圆桌论坛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Jeff Johnson教授作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实战培训
(供稿单位:国际医药商学院,撰写人:李洪超,摄影:凌小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