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理学院钟文英教授和徐波副教授研究有关氮化碳基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Heptazine-based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发表在材料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响因子10.733)上。理学院物理教研组徐波副教授和药物分析专业钟文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2019届硕士毕业生刘斌是第一作者。
具有石墨烯结构的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非金属半导体,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的光生电子和和空穴对与氧结合能生成多种活性基团(如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这些活性基团能够快速氧化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便宜,不产生二次污染的高效光催化剂。但是受其禁带宽度(2.7 eV)的影响,其可见光的利用率是制约其推广利用的主要因素。我校理学院钟文英教授、徐波副教授研究团队首先对g-C3N4的能带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设计了多种氮化碳结构的二维材料,并进行筛选,最终发现一种g-C6N7组分的二维材料具有较小的禁带宽度(1.9 eV),它对所有的可见光波段的光都有响应,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见光催化剂。
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一种可以对所有可见光都有响应的氮化碳基光催化剂:g-C6N7,为寻找和设计新型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此项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药科大学“双一流”创新团队项目等的资助。
(供稿单位:理学院,撰写人: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