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念朱,药剂学家,药学教育家,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药剂学博士生四导师之一。1944年,奚念朱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为中国药科大学)高级药剂科,1955年加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86年起任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20世纪60年代初,他提出“药剂学研究应当牢牢把住提高药剂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有效性这个方向”,在国内首先开展制剂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70年代后期起,着重于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等有关制剂体内有效性的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我国药剂学的发展,并在1985年的《新药审批办法》中得到充分体现。主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研究生教科书1部,发表论文102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2020年,由于奚念朱教授对我国药学事业发展的杰出贡献,他被授予“上海市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奚念朱教授近照
人物事迹:
1944年,奚念朱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高级药剂科。战火纷飞的年代,奚念朱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经历过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目睹了日寇犯下的无数滔天罪行。加之抗战已经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奚念朱目睹动荡的时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促使他投身于救国事业。“在那个时代,作为年轻人,你站在后方,总觉得肩上的责任”。中国远征军英勇事迹的激励和“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激励了许多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投笔从戎。因此,在1944年药专毕业之后,奚念朱毅然以第一志愿药学系报考了正在重庆招生的军医大学(即后来的国防医学院)继续自己学习药学的道路。
学生时代的奚念朱教授
1955年,随着全国院系大调整的余波,奚念朱主动要求调至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担任助教,次年升为讲师,历任药学系系主任、药学院院长,并逐渐成长为国内利用化学动力学原理进行药剂学稳定性研究的开创者。1996年奚念朱教授与多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医药界泰斗一起受聘为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预审专家组成员。
奚念朱教授受聘为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预审专家组成员
继稳定性研究后,奚念朱在1975年后又开始了药剂体内有效性的研究,即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1990年,通过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药物动力学》。奚念朱教授研究成果和著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表彰,先后获得了七个奖项:
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066076一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一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奚念朱教授担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