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秘方是什么?如何发挥高校教育、人才、智力、科技和文化等优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打好教育扶贫 “组合拳”?9月10日、11日,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中推选会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7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扶贫办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扶贫路径、经验成果。
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中推选会,旨在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总结推广多样化高校扶贫路径,深入推进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
位于陕西中部的镇坪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连续6年多来,在中国药科大学的对口帮扶下,该县的特色中药产业、中草药小镇在当地兴起。“巴山药乡”已成为镇坪县的一张闪亮名片。分享会上,药大党委书记金能明率先分享了药大团队帮扶镇坪县的举措和成果。“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2019年教育部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的统一部署,学习借鉴兄弟高校扶贫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坚决打赢镇坪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百姓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秦巴山区真正因中药而靓,百姓因中药而富,生态因中药而美!”
“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分享中,不少高校都以此作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在镇坪县整县脱贫摘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帮助镇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从脱贫到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中国药科大学规划实施了镇坪县南江湖康养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药大党委副书记戴建君补充,学校积极协调,成立项目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总投资额约5.6亿元,将打造一个开放绿色的康旅产业园区,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中药康养服务,进而形成秦巴山区中药康旅扶贫致富示范区。“未来,药大还将全程参与、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并划拨专款,设立研发基金累计400余万元。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参与项目配套的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用科技驱动项目不断创新。”
来源:2019年9月12日 南京日报A11版
通讯员:姜晨 记者: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