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应用伦理研究所和动物医学院“双聘”副教授Franck L.B.Meijboom博士来我校作讲座
10月25日下午,第四十四期CPU大讲堂在我校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由欧洲农业和食品伦理研究会副会长、荷兰皇家兽医协会伦理委员会副主席、乌德勒支大学应用伦理研究所和动物医学院“双聘”副教授Franck L.B. Meijboom博士作题为“ Translating without a dictionary? On the problem of low translational value of preclinical animal studies and its ethical dimension”的学术报告。我校300多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儒年教授主持。
Meijboom博士主要从临床前动物研究及其研究数据转化为医药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低转化率问题、如何提高转化成功率以及相关的伦理争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着重从伦理学角度为提升临床前动物研究的转化价值中提出了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Meijboom博士指出,动物实验对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升人类健康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前动物研究向人类医学知识的有效转化率较低,相关研究显示转化失成功率仅有15%。他认为如何提升转化率的问题不仅是对潜在医学、药学科技的技术性讨论,而且需要伦理学来讨论基于当前的价值假设并提出新的科学发展图景。他强调伦理是监管医学与药学领域动物实验的重要依据,并以欧洲的情况为例,介绍了2010年欧盟指令正是在伦理考量的前提下,以“危害——利益”原则为基础对涉及动物实验的项目进行评审。
最后,Meijboom博士提出了三点有益于提升临床前动物研究转化率的策略:第一,改进实验方法,在基础层面上减少盲目与随机的动物实验。第二,确立患者在研究中的“中心位置”。最后,整合研究链十分重要。从医生到临床前研究人员,必须合作收集临床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共同的特定研究问题,同时也应该实现包含伦理学的跨学科合作。
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师生与Franck L.B. Meijboom博士进行了热烈讨论。Meijboom博士的学术报告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极大开阔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为同学们今后的科研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
Franck L.B. Meijboom博士作讲座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撰写人:蒋忠华,摄影:刘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