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党委书记金能明出席国际医药商学院课程思政观摩会

发布时间:2019-11-11 浏览人数:902
    2019-11-11 00:00:00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11月8日下午,国际医药商学院在经管文楼111报告厅举行课程思政观摩会。校党委书记金能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督导出席本次观摩会。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丁锦希主持,国际医药商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到场聆听。

四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结合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融入点”,运用丰富新颖的“课堂再现”形式,进行了改革汇报。药事管理系张乐乐老师的《行政法》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经济贸易系康姗姗副教授将文化自信、爱国精神、道德教育作为《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管理学系茅宁莹教授在《管理学》课程的讲授中,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汲取中国传统智慧,结合中国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思维和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经济贸易系周茜副教授在讲授《国际金融》课程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儒年教授作了点评。他认为,这四门课程的试点老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了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展示了很高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他也从专业角度,在思政元素选择、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金能明书记充分肯定课程思政观摩会的效果,他表示,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商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程思政方面先行先试,四位老师很好地掌握了课程思政的精髓要义,发挥了示范作用。对如何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金书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每位老师都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课程思政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激发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创新活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二是深入挖掘课程体系、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等方面做好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三是课程思政教学应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避免“低级红”与“高级黑”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使专业知识讲授与育人功能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传帮带”“集体备课”的传统优势,帮助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金书记还再次强调,每位教师都要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言传身教,正向引导。

校党委书记金能明讲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儒年教授点评

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丁锦希教授主持会议

国际医药商学院课程思政负责人进行汇报

会议现场

(供稿单位:国际医药商学院,撰写人: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