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
用于支持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
已筹到 ¥ 5,214.00
人捐赠
筹款目标: 无目标
我要捐赠
项目详情

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概况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1953年创办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教学小组为雏形,1993年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2003年11月,学院正式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现设有四个系: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合成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药物系,以及生物制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2名,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4名、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名。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海洋药物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药学(转化药学)、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以及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海洋药物学、生物与医药(生物制药工程、抗体工程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与核酸药物)、药学(生物药物发现与转化)等5个硕士点。“药物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生物学”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和四期项目立项。

生科院是探索生命密码的学术殿堂,更是用生物科技撬动未来医药产业的创新引擎。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

学院以“聚焦前沿生物技术驱动下的生命密码解析与新药研发,构建以生命科学为底层逻辑的未来新药创制新范式”为目标,开展“生命药学”有组织科研体系。近五年,在Science上发表重大科研成果,在Nat Nanotechnol、Nat Metab、Nat Cell Biol、Eur Heart J、GUT、Nat Commun、J Am Chem Soc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获新药临床批件2件,实现100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2件。

 

二、学院基金用途

本次设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将发扬“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秉承“格物精业,济世致远”的院训,聚焦前沿生物技术驱动下的生命密码解析与新药研发,打造以生命科学为底层逻辑的未来新药创制人才培养新范式。您的每一份支持,都将用于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包括但不限于:

1.深耕学生培养

聚焦“全周期培育、多维度赋能”的培养理念,用于构建从本科到博士的成才通道。设立全链条师生奖助支持,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教师,支持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分层分类激励学生成长为生命药学领域拔尖人才。促进实践平台提质,扩建前沿技术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实践,强化“实验室-产业-社会”全流程实践能力。拓展师生国际化视野,资助师生赴国际顶尖学府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会、跨国联合培养,邀请诺奖得主等国际学者开设“格物致远”大讲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药学领军者。

2.加强学科建设

助力学院有组织科研开展,资助创新科研项目预研,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用于师资引育,支持青年教师培育、学术团队建设,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用于推动生物医药学科交叉融合,孵化创新科研成果。

3.弘扬生命教育

基金将推动生命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社会”,引导师生以科学之力传递生命健康理念与人文关怀。普及科学知识,用于探索生命药学相关课程建设与美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赋能“皿上添花——微生物培养皿大赛”“CPU生化歌曲大赛”等品牌活动创建,建设生命教育科普基地,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趣味横生。培育伦理意识,构建医药生命教育特色体系,培养“懂技术、有温度”的生物医药工作者。服务社会需求,支持师生团队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让生命药学成果惠及更多群体。